温馨提示:低视力与政府补助


较好眼最佳矫正视力低于0.3或视野半径小于10度的状况属于低视力。低视力患者可以到当地残联申办残疾证及康复补助,并享有培训、就业等各种社会保障权益。

 


(一)什么情况下需要视觉康复?


视觉康复是一个新的医疗领域,它在传统眼科医疗的基础上,通过现代视觉技术帮助患者保护和改善视觉功能。

视觉障碍者可能存在活动性或非活动性眼病;明确患者的眼病与视觉功能状况是视觉医疗的基础。很多情况下,视觉医疗与常规眼科医疗需要同步进行。

下列情况下,患者应当需要寻求视觉医疗方面的帮助:

  1. 药物或手术治疗后仍存在视觉障碍者。如白内障、玻璃体视网膜疾病、视神经疾病等药物或手术治疗后。
  2. 正在医疗过程中,但可以确认其视觉障碍不可能通过常规治疗获得满意改善者。如青光眼、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等。
  3. 存在视觉障碍,但所患疾病尚缺乏有效药物或手术治疗措施者。如视网膜色素变性、遗传性黄斑变性等。
  4. 某些眼病的早期,存在视觉困难,但尚不足以进行药物或手术干预的患者,如早期老年性白内障患者。
  5. 需要对眼睛进行光损伤防护者。

(二)视觉障碍的常见原因


任何可以损害眼的屈光介质、视网膜、神经通路和大脑视皮质结构或功能的疾病都会影响患者的正常视力,导致患者视觉功能障碍。

可以引起视觉障碍的常见疾病有:

  1. 各种眼病,如角膜疾病、白内障、青光眼、视网膜病、视神经病等。
  2. 脑部疾病,如脑肿瘤、脑外伤等。
  3. 全身疾病:如糖尿病、高血压。
  4. 一些药物的毒副作用。

(三)视觉障碍的类型


  1. 视力下降或视物变形
  2. 光觉异常:如眩光、畏光、暗适应困难、明适应困难等。
  3. 视觉对比敏感度异常
  4. 视野异常,包括中心暗点、旁中心暗点、偏盲及象限性视野缺失、周边视野缩小等。
  5. 立体视觉异常
  6. 色觉异常
  7. 眼球震颤相关的视觉异常
  8. 视觉认知障碍

(四)视觉障碍的常见表现


日常生活中,视觉障碍的患者常有下面类似的问题:

  1. 眩光或畏光,在明朗天气或明亮环境中睁眼困难,或视物更加模糊。
  2. 看不清黑板,或外出时辨认路牌困难,当熟人从对面过来时辨认困难。
  3. 看不清小的目标;阅读困难,文字不清、中断、扭曲或不完整。
  4. 行走困难,不容易发现台阶、路沿、围墙等障碍物。
  5. 天黑时出门感到视觉困难。

(五)视觉医疗的主要应用技术


  1. 物象放大技术:包括各种光学和电子放大镜及眼镜的适配。
  2. 对比增强技术:通过适配滤光镜增强物象的对比度,改善视觉质量。
  3. 选择性滤光镜的验配:主要解决各种眩光及视网膜光敏感度异常所导致的光适应异常问题。
  4. 视觉照明技术的应用。
  5. 其他视觉技术:包括重建视网膜注视点的训练、视野补偿技术的应用等。

(六)常见眼病的视觉问题


  1. 老年性白内障:早期阶段视力可不受影响,但可有明显的眩光问题,影响患者的视觉质量。白内障手术后患者,也常因过多高能量蓝光进入眼内引起视觉不适甚至视网膜光损害。
  2.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:可导致患者视力下降、对比敏感度下降及光觉适应异常。全视网膜光凝后或有黄斑水肿的患者,这种情况更为明显。
  3. 青光眼:患者常有光觉和视野障碍。
  4. 老年性黄斑变性:常有光敏感度异常、中心暗点、色觉异常等问题。
  5. 视神经病变:各种原因的视神经病变都可导致患者视力下降、视野异常、色觉异常及光敏感度异常。
  6. 原发性视网膜色素变性:患者常存在暗适应异常、明适应异常、视网膜光感受阈的变化、视野异常等。夜盲和畏光是两个常见的相互矛盾的问题。
  7. 白化病、广泛虹膜萎缩、外伤性虹膜缺失等疾病患者,大量光线进入眼内,导致患者畏光和视物困难。
  8. 颅内肿瘤、脑卒中等,导致患者视野缺失或视觉认知异常,是导致患者反复跌倒二次伤害的重要原因。